2010年7月8日 星期四

《隱形的翅膀》

在深入探討這部電影以前,筆者希望你能先把雙手拿出來,看看它們,不知道你會有甚麼感覺呢?你或許以為筆者定必是瘋了,不過只是普普通通的兩隻手,一出生,它們已經存在,能有甚麼感覺呢?但若然,有天,你不幸跟電影裡的主人翁一樣因一次意外失去雙臂,你猜你的人生會變成怎樣呢?

電影講述一個名叫志華少女,因一次放風箏遇上意外,觸電以致需要切除雙臂以保性命。面對這樣殘酷的命運作弄,她曾一度想輕生。幸而,意外後有父母陪伴在傍,給她鼓勵及勇氣,使她重新振作起來,戰勝了內心的負面情緒,以她的堅毅及意志戰勝了殘酷的命運。她努力練習以腳代手,終於練得一對「巧腳」,不論讀書寫字、煮飯做菜、單車、游泳,這雙「巧腳」都能做到。最後,更憑著其堅毅不放棄的精神,捱過了艱辛的鍛煉,在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榮取得遊泳冠軍。

現實中,亦有不少如主角的例子,比方說台灣畫家謝坤山,在年輕時因觸電意外而失去雙臂、一隻眼精的視力、一隻腳,然而,他沒有放棄生命,他曾說:「我從不想…我失去了甚麽, 只想自己還擁有甚麽。」即使先去雙手,但他還是有「口」,憑著他的努力,終於以口代手畫出一幅幅畫來,成為一個成功的畫家。在本港,亦有一名失明的女作家—汪明欣,因嬰兒時間患德國痲疹而導致雙目失明,然而,透過她的努力,最終成功踏上作家之路,更在2008年獲選為「十大傑出青年」。

他們以及志華的故事,正正刺激我們去反思:首先是學懂「珍惜」,其次的是學習他們面對逆境的精神。

當我們仍擁有雙手、雙腳、視力、聽力、說話的能力,我們都以為,那是理所當然的事,然而,事實又是否如此?誰又能預計明天會發生甚麼事呢?或許明天,我們也變成他們的一分子,既然當下我們還擁有健全的身體,為甚麼不懂好好的感恩?我們擁有的,已經比別人多。現在,再看看你的雙手,它們還靈活的動著,不是很值得感恩嗎?

現今的青年人,特別是在繁榮都市成長的孩子,大多是溫室裡的小花,在父母的過份保護下成長,導致面對逆境的智商略欠。因此,新聞經常傳來青少年因受情困、壓力太大而不惜自愛去濫藥,甚至自殺。生命中難免遇上大大小小的逆境,當然會有失落無助不安的情緒,正如主角起初亦曾試圖了結生命。但,我們絕不能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把其無限放大。反而,應好好學習這些傷殘人士,在逆境中自強不息,用力起他們美麗的隱形翅膀,飛向屬於他們的天空去。正如,志華最後還是清醒過來,咬著牙關,憑著其積極不放棄的精神,跨過一切的障礙,獲得成功。其實,只要我們願意以正面積極的能度去面對逆境,跨過以後,回頭一看,最困難的難關亦都會成為過去,還有甚麼可以害怕呢?

沒有億元大制作,演員沒有一流的演技,但,電影依然能打動人心,原因何在呢?演傷殘人士的演員,正正就是傷殘人士,故事說的,不只是「志華」曾經歷的逆境,主角的心理轉變,這些人士都曾面對,把角色演活了,為故事增添真實感,使其更有說服力。

唯一可惜的是,電影對父親一角的著墨太少,面對著女兒失去雙臂,他不像母親一角般柔弱。母親心痛志華,對她的照顧無微不至,甚至說,要一生在傍照顧她,這裡當然顯示出母愛的偉大。但父親卻嚴厲要志華學習運用腳來替代雙手,即使她練得雙腳也受傷。其實,父親看著女兒那麼辛苦,又怎會不心痛呢?但他明白,只有這樣,在他和太太過身以後,女兒還能靠自己的力量過活,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此外,父親一角其實面對著比主角更多的打擊,筆者相信對於女兒失去雙臂,他的打擊絕不低過母親所承受,後來還是承受妻子因愧疚自己未能救到女兒而精神分裂一事,他都一一堅強面對,好讓作女兒及妻子的精神及家裡的經濟支柱,可惜電影在這裡著墨不夠。筆者認為,父親也有一雙翅膀,保護及引領主角走過逆境,變得堅強。

其實,我們身邊的人也擁有翅膀,他們的是天使的翅膀,守護著我們,在困境中不離不棄,給予我們力量去跨過一切。而筆者亦相信,不論是傷殘人士還是身體健全的人士,我們都有雙隱形的翅膀,等待我們在困境中慢慢長出羽翼,變得巨大強壯,能使我們在屬於自己美麗遼闊的天空中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