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

文化題-2005(1)

動物雖非我族群,但仍是有感官知覺的生物,為此不能被視為利用工具。然而,若要人對「萬物有情」,視眾生皆平等,在現行人類的社會來說,這個主張只流於理想層面,並未能考慮現實的情況。因此,筆者認為在不損害人類基本所需的大前提下,人應要對動物有情。

對於吃食動物,筆者認為肉類中有豐富的蛋白質、鐵質等營養,是人類用來維持身體機能不可缺少的元素,為了生存人類不能不吃用牠們,因此要實現人人如素的理想,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有人說,以現今科技,人類不一定要吃肉亦能吸收營養,人可以透過藥物、或進食其他植物類產物吸收這些營養物質。但藥物畢竟只是化學物質,有別於天然材料,或多或少會引發一些副作用。有研究指出素食者的蛋白質、鐵質等營養的吸收不及葷食者,其身體機能會因而被影響。而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亦明白肉食對人類的重要,雖然提倡人須對動物有情,但並無指出人不應吃動食,所以才有「君子遠庖廚」之說法,正正因為「聞其聲,不忍食其肉」,人只好不看其宰殺過程,以求吃得心安,解決身體所需。在生物的世界裡本就是弱肉強食,人同為生物鏈之中,為此遵守生物的法則,吃食動物是不能避免的。

中國傳統文化指出「人禽之別」,人應有測隱之心,筆者十分同意。因此,在我們要宰殺動物以供食用時,有別於野獸捕食,人能以其他方式,如「打針」使牠們得以無痛死亡,免去其不必要的痛苦。而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亦應抱著感恩之心對待,好讓自己不過於嗜肉,多吃於所需份量,造成不必要的殺生。

對於「動物實驗」,筆者就認為人類應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勿過份濫殺,以致他們受不必要的殘害。人類要發展醫療科技,有所犧牲亦在所難免,若犧牲小部份的動物來換取救助大多數病者的成效,這樣的話,亦不為過。但若然解剖白老鼠只為學生觀看實物以了解其結構,實在並無必要,因為以現行的科技,學生能透過動畫、相片清楚了解其結構,人應對動物有情,不能要牠們承受不必要的痛苦。現行很多商品及藥物都會利用動物作安全測試,為了測試商品及藥物毒性及危險用量,有些動物會被強行注射這些物質至死亡。其實這些商品當中不乏是香水、減肥藥等,本身只為人類世界的附屬品,並不入所需之列,人若只為自己的私慾,從而逼使動物受到痛苦,實在令人髮指。因此,筆者不認為陳同學之說法的:只要為人類帶來利益,動物應被利用之。

人不是動物,又怎能明白動物的感受呢?因此,筆者認為人類不應過於自私,只顧自身的發展而妄顧動物的性命,應對其存有情感,只能取自己基本所需,不能過於濫用。

延伸閱讀:
動物權利
我吃故我在──台灣吃的文化與動物處境

「要美麗,不必殘忍」──抵制用動物實驗的化妝品

2010年9月24日 星期五

文化題目-科學與道德

文化題:道德規範會阻礙科學發展;科學發展又不能沒有道德規範。面對這兩難,科技應如何發展?

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的生活質素得以大大提升。但與此同時,急速的科技發展卻惹來不少道德問題的爭議,到底科學與道德該如何定位?筆者認為科技發展的最大原則就是要為人類帶來裨益,因此科技須在合情合理的道德規範下發展。但到底何為合情合理的道德規範呢?筆者認為要發展科學,或多或少都會有所犧牲,只要那犧牲不為人類與生態環境帶來禍害,反之能發展出對人有長遠益處的科技,那麼就合符合情合理的道德規範。

有人認為人類為了發展醫療技術而以白老鼠作實驗品,實在有違人道,而筆者就認為是否合乎道德則要就情況而定。有云「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假若以白老鼠試藥,犧牲少數白老鼠的性命而換來醫治疾病的妙方,使不少人能不再受疾病煎熬,他們的犧牲亦不無白費,這樣仍算合情合理。但,假若學生在上生物科時,為了了解生物的結構,從而剖殺牠們,這樣實在不合人道。以現時的科技及知識,學生可以透過不同的途徑,如相片、模型、動畫等,來學習生物的結構,犯不著犧牲牠們的性命。白老鼠畢竟是有感官知覺的生命體,要其白白承受不必要的痛苦,實在於理不合。

筆者認為無論是任何技術亦可以有道德的規範下有其應有的發展。以複制技術為例,該項技術是近年備受爭議的道德議題,筆者反對複製完整生物個體的技術,不單單因為這項技術違反自然定律。更重要的是,「複製品」亦不是沒有感官知覺的物件,他們有如正常生物,是有情感及知覺,因此即使被製造了出來,亦必需受到應有的待遇,正如我們不會取勉強使用活人來做實驗或以活人的器官來救治患病者。若犧牲他們以作為實驗或取其器官來救他們的「主身」之用途,實在有違道德。此外,複製人會使正常家庭的倫理關係受到破壞,而複製人又應該以甚麼身份存活在世上呢?要他們活在「主身」的陰影下,有可能因身份認知有問題從而出現心理偏差,惹來更多社會的問題。雖然,複製完整生物技術有違道德,但這樣不等於複製技術不可行,科學家仍然能鑽研複製個別細胞技術,以供病患者替換患病的細胞或器官,這樣就能合乎道德標準。

隨著社會變得商業化,不少商家與科學家為了利益而埋沒良知。他們只重視「需時短,回報快」的科研項目,把科技視作賺錢的工具而忘記了科技存在的本義——為人類謀福趾。比方說,近年盛行的減肥藥是不少商家投放金錢的科研項目。其實,減肥藥本身成效不大而且會引起副作用,更有人因服食不當而致命。但有鑑於不少現代人對不勞而能減肥趨之若鶩,商人及科學家看準時機而作研究及推出不同種類的相關商品,只求高回報,並沒有顧慮該商品帶來的禍害。此外,不少商家更妄顧第三世界國家的人的利益,把一些舊了無用而有毒的科學廢物運送到那裡,以圖逃過本土處理的稅收。更有消息指出,有些不法藥廠以送藥為名,要第三世界國家的人當「白老鼠」作試新藥物的用途,此等行為,完全是埋沒良心,令人髮指。

而發展科學發展之迅速,使立法上規範難以追上步伐。如互聯網的發展,導致不少的網絡罪行,如非法下載等,而在立法與執行刑罰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困難。曾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John Polanyi,於1999年發表一篇文章叫作《科學家的責任》(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Scientist) ,他指出科學家應有良好的道德價值觀及把科學真理放在個人利益之上,筆者對此十分認同。即使立法難以追上科學發展,但只要科學家及現代人有良好的道德價值觀,科學與道德之間的矛盾就能迎刃而解。

總括而言,要使科技能有妥善的發展,在開發新的技術以前,我們必需深思該項技術否有一定需要,並在合乎情理的道德規範下作出應有的發展,而提高現代人的道德價值觀不單是最重要的一環,更是妥善發展科學的唯一出路!

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時事評論—港人於馬尼拉遇劫

八二三事件發生後,本港瀰漫著一片愁雲慘霧,不少市民透過電視直播或轉播的片段目擊整個悲劇的發生,對菲律賓政府以低劣手法來營救同胞感到十分憤怒,而對同胞無辜遇難,無不感到悲痛莫名。事件更引發出一連串的政治問題,包括特區首長是否有權力直接聯絡外國總統級人士的外交問題。就是次事件,筆者認為港府處理的手法並無不當之處,反之對菲律賓政府的處理手法深感不滿。

悲劇當天,港府已能迅速採取相應的措施。事發初時,保安局局長李少光已直接處理事件,而特首也積極介入,主動聯絡菲律賓總統來要求確保人質的安全。而悲劇發生後,政府亦明白遇難者家屬的急切的擔憂,於當晚派出包機來讓受害者家人到馬尼拉,並有保安局副局長黎棟國為首的救援隊伍前往支援,及後亦派出包機將遇難港人接回家園。雖然港府未能阻止悲劇的發生,但在事情發生後的反應及時,能就當時情況作出相應措施,對比之前的泰國包機延誤事件,確是有大大的改進。而事後,政府亦有妥善安排善後工作,如派鑑政人員到馬尼拉搜集證據等,以求還死者一個公道,了解事情的真相。

然而,對於特首直接聯絡菲國總統一事,就惹來時事評論員阮次山的批評,指其並無此權力。此言論一出,又引發起香港有沒有「次主權」之問題。其實,為政者,應以民為本,急市民所急,想市民所想,看見本港市民在他國遇險,救人要緊,怎可能不快速作出反應,聯絡當局,讓當局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呢?若然要等傳話致中央,再等中央傳話下來授予權力,或等待中央高層撥空致電給菲國總統,如此大費周章,必定虛秏不少時間。再者,基於《基本法》中提及的「一國兩制」之下,香港仍是獲得中央政府的授權,能自由的處理外交事務。因此,特首是次所為並不能稱作越權,這樣又何罪之有呢?而這裡跟「次主權」之問題根本沾不上邊。

當然,港府的拯救行動也不見得是完美無缺,但畢竟也是盡了最大的努力,市民還是能體諒的。反觀菲律賓政府,事件發生時,各個高官都輕視其嚴重性,不親自與槍手談判,最後拯救行動的指揮權更落在訓練有欠的警長身上,而派出談判的「專家」都只是一名有「談判經驗」的警員,並非訓練有素的談判專家。由此可見,當局並未有把人質的性命放在首位。更有消息指出,其實當時亦有一隊較為精英的特種部隊,可是當局卻遲遲不用,反而放手讓技術低劣的「特種部隊」去營救人質,實在讓人氣憤。事後,菲國總統仍能輕描淡寫的致歉,更意圖把拯救行動的失敗歸究傳媒,並以俄國歌劇院人質挾持事件作比較,為求開脫指責。但俄國歌劇院人質挾持事件又怎能與該次時件相提並論呢?有談判專家指出,該次時件能和平解決的可能性高達九成,但菲律賓因低劣手法釀成是次悲劇,而事後竟未能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還意圖找借口以開脫指責,可見菲律賓政府仍未明白人質的生命安全應是首要的考慮條件這個道理。此外,驗屍報告亦不詳盡,草草一頁紙就了事,在本港派出法證人員到場搜集證據時亦有所限制,實在難以服眾,亦有隱瞞事實之嫌。

而是次悲劇發生時,不少港人透過電視直播目擊整過過程,就有如親身經歷,感同身受,眼看本來可以和平解決的事情落得悲劇收場,無不悲憤。事後,市民都發起不少活動悼念遇難的同胞,並十分關注傷者及其家人之情況,社交網站上有不少對受害者留下祝福字句。港人平日雖然「各有各生活」,可是一有危難,仍會在逆竟中互相扶持及關心。此外,約有八萬名市民上街遊行,以悼念遇難者,並訴求早日查出真相,以還各受害者一個公道。有菲傭組織擔心會因該次事件而被受排斥,幸好,時至今天,仍未有任何相關的事情發生。港人是理智的,在面對大是大非,當然明白責任誰屬,只求菲政府能盡快給事情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調查,讓真相早日得見。

最後,筆者認為不論是香港還是任何地方,應以是次事件為鑑,遇上類似事件,應以人命為首要考慮,不能輕視。而本港政府亦應向中央反映,在《基本法》內立定更清晰的法例,更清楚地授權予政府,在面對相類事件時能行使的外交權力,讓特區發言更得以重視,避免再有是次政治權力風波。筆者亦希望,真相能盡早查明,好讓亡魂得以安息!

2010年8月25日 星期三

時事評論—變性人爭婚權

近日,一名變性人爭取獲得結婚之權利一案,惹來社會上不少的迴響。案情指該名變性人希望與其男朋友共諧連理,卻因婚姻登記官認為「男女身份」乃由染色體判定,使其未能成功註冊結婚。為此,她入稟法院欲透過司法復核來確實其女性身份。該次事件惹來不少關於婚姻意義、變性人身份問題的爭議,而筆者就認為該給予變性人機會,認同其變性後身份以及給予其該身份應有之權利。

有人說,人的性別是天生的,變性是違反了大自然的定律,變性人都是心理出現問題,但事實又是否真的如此?有醫學研究指出,要求變性的人,其實天生患有「性身分障礙症」,他們討厭自己原本的性別,不論性格還是思想是偏向另一性別,基於這個緣故,其內在思想的性別其實是難以被「糾正」。若然要這些患者壓抑自己的內在性別,帶著一個自己討厭的軀體生活,勉強扭曲自己去迎合世人的目光,導致心理上出現不平衡,這豈不是更違反自然嗎?有研究指出,不少的變性人在進行手術前,自我的意識較低以及有抑鬱的跡象,嚴重的更有自殺的傾向。而他們在變性後卻反而獲得不少自信,而為人處事亦變得積極樂觀。正如現年74歲的英國第一個變性人——艾普蘿•阿什利,變性後經歷了45年,於2004年終被承認其女性身份,年輕時接受變性手術後,曾成為有名的模特兒,更有不少群下之臣,及後其前夫卻利用她是變性人的身份,非真正女人為理由而與其離婚,經歷了人生的起起跌跌,但回想前塵往事,她卻沒有後悔當初變性的決定,就只是因為變性後,她快樂,就是這麼簡單。由此可見,變性其實只是修正內在與外在性別之錯誤,使變性人得以正常過活,又豈有違反自然之理呢?

再者,在本港及不少外國國家,人若想申請進行變性手術,事前須經為其約兩年的精神及心理評估,以及展開一段約一年的變性試驗生活,通過總總的觀察及測試,以科學的角度來證實他們的思想性別確是與其本身性別不符,才能正式排期接受手術。負責進行變性人精神評估的醫生指出,經過這一連串及長時間的評估及試驗,很多只是受後天心理因素影響的人士往往會在半途中放棄變性的念頭。此外,變性手術是不能逆轉的,而變性後,變性人亦須忍受手術帶來的痛症及重新適應其身體,其中苦頭,並非常人能體驗及理解。因此,只有真正的有變性需要的人士才能鼓起勇氣去面對手術痛苦,以自己「真正的性別」去活著,並不是「細路仔玩泥沙」。既然如此,為何我們不能支持,反而要歧視及剝奪他們應有的權利呢?

在中國傳統的思想中,婚姻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傳宗接代」,在該次事件中,申請身份確認的變性人亦被代表政府的大律師指因「不是真正的女人」,沒有生殖的能力,未能「組織家庭,生育後代」,因此拒絕其結婚請求。但筆者認為這個理由存在著一定的謬誤,亦說不通,這樣等同把婚姻的意義只放在傳宗接代上。如果這個理由成立,難道不育的人士就不應該獲得結婚的權利了嗎?而隨著時代的轉變,現今不少夫婦選擇不生育,難道他們亦不應該結婚?答案當然不是。其實婚姻的意義不一定在生育後代,其意義可以是兩人相愛而想長相廝守,並得到夫婦的身份,使其「有名有實」。其實案中變性人與一般女生無異,筆者作為一名女生當然明白案中變性人的女孩思想,當然是想跟相愛的人有名有份,有幸福快樂的婚姻,正正因為「變性人」的身份,就阻礙了她追求幸福的權利,這樣說得通嗎?既然身份證上已標示她是女性,為何不能讓她獲得女性應有之權利呢?難到要她以現在的女性外表跟一個女士結婚?這,豈不是更怪異!

當然,有人會說,她可以不結婚跟其伴侶廝守終身,然而,正正是婚姻對其有神聖的意義,才會想得到身份上的確認。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存方式,只要不影響他人,何不成全這群少數的變性人呢?或會有人反駁說:「既然變性人能獲得婚權,那麼同性婚姻又是否應該合法化?這樣豈不是會衍生出更多道德上的問題嗎?」筆者對此,並不認同。有鑑於變性人是天先性的精神肉體性別不同,因此,透過手術來把外表修正過來,手術過後,他們其實跟一般人無疑,只是欠缺了生育的能力,我們只要把他們看作不幸不育的正常人,豈不就是可以了嗎?他們仍是一男一女之婚姻,但同性婚姻卻是另一回事,因此不能混為一談。

既然香港容許變性人在身份證上更改其性別,使他們在生活上更為方便,何不讓他們擁有該性別的一切權利,當然包括結婚的權利。筆者亦相信假若變性人爭得婚權,並不等於鼓勵更多人變性,因為變性手術不是鬧著玩,而手術背後亦有嚴謹的精神及心理評估。

2010年7月8日 星期四

《隱形的翅膀》

在深入探討這部電影以前,筆者希望你能先把雙手拿出來,看看它們,不知道你會有甚麼感覺呢?你或許以為筆者定必是瘋了,不過只是普普通通的兩隻手,一出生,它們已經存在,能有甚麼感覺呢?但若然,有天,你不幸跟電影裡的主人翁一樣因一次意外失去雙臂,你猜你的人生會變成怎樣呢?

電影講述一個名叫志華少女,因一次放風箏遇上意外,觸電以致需要切除雙臂以保性命。面對這樣殘酷的命運作弄,她曾一度想輕生。幸而,意外後有父母陪伴在傍,給她鼓勵及勇氣,使她重新振作起來,戰勝了內心的負面情緒,以她的堅毅及意志戰勝了殘酷的命運。她努力練習以腳代手,終於練得一對「巧腳」,不論讀書寫字、煮飯做菜、單車、游泳,這雙「巧腳」都能做到。最後,更憑著其堅毅不放棄的精神,捱過了艱辛的鍛煉,在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榮取得遊泳冠軍。

現實中,亦有不少如主角的例子,比方說台灣畫家謝坤山,在年輕時因觸電意外而失去雙臂、一隻眼精的視力、一隻腳,然而,他沒有放棄生命,他曾說:「我從不想…我失去了甚麽, 只想自己還擁有甚麽。」即使先去雙手,但他還是有「口」,憑著他的努力,終於以口代手畫出一幅幅畫來,成為一個成功的畫家。在本港,亦有一名失明的女作家—汪明欣,因嬰兒時間患德國痲疹而導致雙目失明,然而,透過她的努力,最終成功踏上作家之路,更在2008年獲選為「十大傑出青年」。

他們以及志華的故事,正正刺激我們去反思:首先是學懂「珍惜」,其次的是學習他們面對逆境的精神。

當我們仍擁有雙手、雙腳、視力、聽力、說話的能力,我們都以為,那是理所當然的事,然而,事實又是否如此?誰又能預計明天會發生甚麼事呢?或許明天,我們也變成他們的一分子,既然當下我們還擁有健全的身體,為甚麼不懂好好的感恩?我們擁有的,已經比別人多。現在,再看看你的雙手,它們還靈活的動著,不是很值得感恩嗎?

現今的青年人,特別是在繁榮都市成長的孩子,大多是溫室裡的小花,在父母的過份保護下成長,導致面對逆境的智商略欠。因此,新聞經常傳來青少年因受情困、壓力太大而不惜自愛去濫藥,甚至自殺。生命中難免遇上大大小小的逆境,當然會有失落無助不安的情緒,正如主角起初亦曾試圖了結生命。但,我們絕不能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把其無限放大。反而,應好好學習這些傷殘人士,在逆境中自強不息,用力起他們美麗的隱形翅膀,飛向屬於他們的天空去。正如,志華最後還是清醒過來,咬著牙關,憑著其積極不放棄的精神,跨過一切的障礙,獲得成功。其實,只要我們願意以正面積極的能度去面對逆境,跨過以後,回頭一看,最困難的難關亦都會成為過去,還有甚麼可以害怕呢?

沒有億元大制作,演員沒有一流的演技,但,電影依然能打動人心,原因何在呢?演傷殘人士的演員,正正就是傷殘人士,故事說的,不只是「志華」曾經歷的逆境,主角的心理轉變,這些人士都曾面對,把角色演活了,為故事增添真實感,使其更有說服力。

唯一可惜的是,電影對父親一角的著墨太少,面對著女兒失去雙臂,他不像母親一角般柔弱。母親心痛志華,對她的照顧無微不至,甚至說,要一生在傍照顧她,這裡當然顯示出母愛的偉大。但父親卻嚴厲要志華學習運用腳來替代雙手,即使她練得雙腳也受傷。其實,父親看著女兒那麼辛苦,又怎會不心痛呢?但他明白,只有這樣,在他和太太過身以後,女兒還能靠自己的力量過活,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此外,父親一角其實面對著比主角更多的打擊,筆者相信對於女兒失去雙臂,他的打擊絕不低過母親所承受,後來還是承受妻子因愧疚自己未能救到女兒而精神分裂一事,他都一一堅強面對,好讓作女兒及妻子的精神及家裡的經濟支柱,可惜電影在這裡著墨不夠。筆者認為,父親也有一雙翅膀,保護及引領主角走過逆境,變得堅強。

其實,我們身邊的人也擁有翅膀,他們的是天使的翅膀,守護著我們,在困境中不離不棄,給予我們力量去跨過一切。而筆者亦相信,不論是傷殘人士還是身體健全的人士,我們都有雙隱形的翅膀,等待我們在困境中慢慢長出羽翼,變得巨大強壯,能使我們在屬於自己美麗遼闊的天空中翱翔。

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葉問與武德

在古時,有人習武為了挑戰別人,成就自己;有人習武為了保家圍國;有人則為了強身健體,當中亦有不少人習武為修養心性。而中國武術最重視的其實就是「武德」。葉問,無疑是武術精湛,然而沒有「武德」,他亦只不過是一介武夫,不會受人尊重。

葉問武術精湛,以致各家各派都想打敗他,藉此以揚名。但,對於一些要求切磋的人,葉問都會選擇閉門切磋,即使他武功高強,仍留有餘地,點到即止,以致不傷人太深。而勝利後亦不會加以嘲弄及宣揚,以維護對方的尊嚴及面子,可見其為人胸襟廣闊。即使有挑戰者,葉問亦只會存在著切磋心態,並沒有爭勝,以致要置人於死地的心態,有別於金山找這些一心以武術展示自己是強者的人。金山找因要展示實力,因此出手兇狠,不留餘地,嚴重傷害他人身體。

當有人為了白米而走上擂台跟日本人對戰,葉問卻因為不忍見中國人被欺負而走上擂台,擊敗十個日本武者後,並沒有取走白米,反而取走同伴用鮮血換來的白米,帶回去給死者家人。他不是沒有取白米的能力,只是他,寧願要用雙手挖媒炭換來蕃薯亦不願意去用武力取日本人的白米。由此可見,其「骨氣」,沒有利用自己的武功而做違背良心的事,此為之武德。相反,同樣處於亂世,同為中國人,金山找卻利用自己的「武功」去欺負其他弱小的中國百姓,使武力變成暴力,其武德實在有欠。

有人說:「中國武術不殺人,卻要『以德服人』」,葉問正正能做到這一點。即使與日本主將切磋武藝,他亦不至於要把他打死,以洩民族之恨。雖然,葉問終歸未能導金山找向善,然而他在擂台上的表現,卻令被視為賣國賊的李釗回頭,對抗日本軍。可見,其德行對他人之影響。

筆者對葉問之武德亦十分敬佩,習武之人,若人人能修心養性,就不會有太多事端。

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

時事評論—網上欺凌

近日,有一名中學女學生被誣蔑虐待同學的狗,慘遭網民在社交網站抨擊,當中夾雜粗言。此外,網民更對其進行「起底」行動,公開其生活照及校名,對該名女生做成極大的精神困擾。問題是,即使校方及狗主為受害女生力證事件全屬虛構,亦未能平息網上攻擊行動。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互聯網的普及,確實為我們帶來了不少的方便,上網已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份。然而,有人卻利用網絡的匿名特性,肆意的在網絡上進行網上欺凌,輕則只用言語「問候」對方,而重則就把對其進行「起底」,把其個人資料公開,為被欺凌者所帶來的心靈創傷實在不容忽視。曾一度成為熱話的網上欺凌受害者趙燕萍,由於大多數網民認為其向建材店男店長理論之行為有港女特質,因此,網民在網上大肆「審判」,並公開她的私隱。這些行為對事主造成極大的精神困擾,使其曾一度想過輕生。

而近年,香港網上欺凌的事件更日益嚴重,被欺凌者不單單只是個人品德出現問題的人。就以是次事件為例,即使有人為少女澄清事件,網民亦不願停止對其的欺凌行為。此外,會考九優狀元、僅十四歲就入讀中大醫學院的何凱琳,因其成績優異而招人妒嫉,在網上設立「何凱琳集體恥笑及欺凌區」,肆無忌憚的侮辱她及其家人。

其實,因網上能隱藏身份,很多人因此更「暢所欲言」,把平日生活推積的不滿情緒,透過網上發洩,當看到他人行為有偏差或有不合眼的地方,就肆意批評進行網上審判。然而,這些「審判」未必公平,很多時候,事件發展到後期就會出現受害者個人私隱被侵犯,有激進網民對其滋擾行為等,為受害者帶來莫大的困擾。此外,亦有不少人視「起底」等網上欺凌行為作遊戲,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痛苦上。

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們應該好好利用網絡來協助自己,而不是肆意的傷害他人的心靈,因為難保他朝自己也成為被欺凌的對像。網絡發展迅速,特別是討論區及社交網站的出現,要獲取到某個人的個人資料,實在不是一件難事,更有鑑於現行檢控網上罪行的技術還不夠成熟,要捉拿這些欺凌者並不容易。因此,我們除了要謹慎個人言行外,在處理個人私隱的資訊時,亦必需小心。

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時事評論

近日,在葵盛東村發生屠殺慘案,一名疑患有被逼害精神分裂症的狂漢,因不滿鄰居聲浪過大,持刀襲擊五人。該次事件造成一名婦人和物業經理遇害,而另兩人命危及一人傷勢嚴重。

對於是次事件之釀成,筆者認為全因社會對精神病患者的關注不足。該報,該名兇徒曾有斬妻傷人之紀錄,而其住所外有安裝閉路電視,以窺看經過的鄰居,他並曾持刀追斬發出聲浪的小童。其行為之古怪,有跡可尋,政府相關部門,如社工、警察等,應及早派人去接觸了解,以判斷是否應把該名狂漢隔離,以免禍及他人。然而,很多時候,在這些由心理不平衡患者作出傷人傷己的行為案件發生後,政府相關人事才後知後覺。近年,亦有不少報道指出,很多家庭暴力之案件,受害者曾尋找社工以及警察之協助,然而,卻沒有起大的作用,有受害者最後,更不幸被丈夫用刀所傷。類似案件愈見愈多,其實很多時候,行兇者行兇前並非無跡可尋。然而,政府卻沒有投放足夠的資源來關注這些心理有偏差的人事,導致一個個悲劇的發生。

此外,香港是一個生活急促繁忙,充滿壓力的社會,面對著這些壓力,人的精神狀況很容易出現偏差。再加上在這個繁榮的商業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冷漠,使有些人長期缺乏別人的關愛。因此,一旦有任何負面思想,就會容易「鑽牛尖」,往最差的方向去想,導致精神健康出現問題。然而,當這些人想尋求協助時,卻又不容易,有鑑於社工、精神科醫生人數不足,工作量甚大。因此,未能照顧到所有患者之需要,以致社會上存在著很多精神健康出現問題的患者。

對於是次事件,筆者認為我們為那些傷者遇害感到悲傷的同時,是否應該對精神健康之問題多加關注。政府應投放多些資源去培訓相關的人才,以在事情發生前,作好預防。

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

清明節的意義

清明節,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相信沒有一個中國人會對這個節日感到陌生。但,隨著時代的進步,清明節演變至今天,已經變成一個拜祭先人的日子。然而,清明的意義是否真的只有拜祭先人?

中國人向來重視孝道,講求慎終追遠,先人在世時固然要孝敬他,但死後亦要紀念他。而清明節的其中一個意義就是為了提醒後代,好讓我們不會忘記逝去的人。因此,每年一到清明時節,墳場都堆滿了祭祀祖先的孝子賢孫。

而近年,隨著網絡的發展,更引起了網上拜祭的潮流,以虛擬鮮花,虛擬香燭來拜祭先人。當人人都稱讚這種不會因燃燒香燭、元寶、紙札品而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的「低碳」拜祭方式時,我們是不是應該停下來想一想,清明節的原意是否就只有拜祭先人,以簡單表達心意就算?尤是網上那麼容易進行,可以隨便就按一按就完了祭祀,會不會連心意也會喪失呢?

在古時,清明節本是人們在冬去春來時取新火的日子,發展至後期,慢慢就和掃墓、祭祖聯系在一起,後來更加入郊遊、植樹、放風箏、蕩秋千等多種活動。因此,一年一度的清明節除了有懷念先人的意義,也有著迎接春天,外出遊玩的意味。

在繁榮如香港的社會,人人只顧讀書工作,一家人難以有共眾天倫的時光,而透過清明節,就能把平日工作繁忙的家人,凝聚在一起。因此,人若能如傳統的清明節那般,借著這個節日,一家人一起祭祀,然後郊遊去,掃墓之餘,還能好好享受天倫之樂。這樣不但促進家人之間的感情,還能調劑平日的工作壓力,一舉二得,何樂而不為呢?可惜現今會享受這個春日娛樂的人寮寮可數。

有人認為,對逝者的懷念及愛護,應時刻放在心中,一年一度清明節才去掃幕,以表懷念,就只有形式,欠了心意。筆者當然認同對逝者的懷念及愛護,應時刻放在心中這個想法。然而,清明節的存在是要提醒在平日工作繁忙的我們,不要忘記逝去的人,以及提供一個調劑身心的春日假期。

2010年4月25日 星期日

文化題(藝術)-孌童癖作家

有指英國著名童話作家William Mayne被揭發有孌童癖,其作品應否推出市場,引起一連串的討論。而筆者認為,作品與作者的個人品格道德有莫大的關聯,因此,該名作家之作品不應推出市場。

有人認為,該名作家的作品的文學成就不容抹殺,其品德敗壞並不影響其作品的價值。然而,筆者並不認同。在中國傳統的價值觀裡,十分著重藝術家的個人品德,認為其道德修養、性格與作品的意識形態有著緊密關係,亦即是說其藝術作品想表達的意識,與其思想相連。因此,要審視藝術作品,不能與藝術家的品格道德分開而論。有見及此,中國人評一個人的藝術造詣,人品歷來高於其作品的價值,比方說,大多數的人都認為書法是融合了書法家的學識、才能及品德,而若收藏品格低劣的書法家作品,會有損於自己的人品。因此,蔡京雖然書法造詣其高,卻因其為奸臣,品格有欠,其書法作品亦難以得到認同。可見,藝術家的品格修為,應為其作品之上。

除了上述所說外,對於讀者,作家可能就是他們的崇拜對像,因此,作家的品德很容易就能影響讀者的價值觀。崇拜偶像者,尤是孩子與青年人,大多是比較盲目的,容易受到偶像的影響。曾經也叫紅起來的歌手蘇永康,其唱功實在無用置疑,然而因吸毒一事,工作量大減,直至近年,一改影像,才見影。而年輕偶像衛詩及關楚耀亦因吸毒一事,受到各界的責備。可見,偶像的形像實是十分重要的,因偶像若品格有欠,就會影響到青年人。因此,近年的藝人即使犯了小錯,亦會立刻受到四方責備,為的只是他們作為大眾的偶像,必須有良好的品格作模範。作家、藝術家其實亦是某些人的偶像,他們的品格亦備受注視。

綜觀上述所言,筆者認為作品與其作者的個人道德品格之間的關聯實在不能忽視。

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

文化題目:二零零二年(一)

(甲)
中國人向來十分重視階級制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論親疏等級。因此,在稱謂上,亦有親疏之分,而親屬的稱謂亦顯示出當中的血緣關係。稱謂是按著「同心圓」的結構,以父親一方為主軸出發,然後慢慢伸廷。同為父母親的兄弟姊妹,理應屬同輩分,但其稱謂及等級卻有不同。父親一方,即姑丈母、伯父母、叔父母等,都比母親一方,即姨丈母、舅父母、表姨等的等級為高。這裡顯示了血緣關系是較親父親一方,而母親一方則較疏。

此外,中國親屬的稱謂是先分輩份,後排年紀的。正如文中的表姑比女兒大不到十個月,但女兒需要稱她為表姑,只因為表姑的輩份比女兒高;而文中的母親亦需稱三歲的小男孩為九叔公,可見中國人重視輩份多於年紀。但,若然是處於同輩份,其等級則會依據年紀來排列,講求長幼有序,如父親的兄長,稱之為伯父;父親的弟弟,稱之為叔父,叔為伯之後。

因此,從中國人對親屬的稱謂,我們可區別其輩分,更能了解其家族的結構。

〈乙〉
文中的母親認為稱謂必需有輩份之分,不然就會做成「沒大沒小」,沒有禮貌,由此可見上一輩的香港人重視親屬關係。然而,女兒則認為,中國人的稱謂過於繁複,倒不如像外國般,對同輩份有統一的稱呼。

女兒之所以會這樣想,是因為隨著時代的轉變,傳統大家庭的數目已愈來愈少,取而代之的是以夫妻及其子女組成的核心家庭。由於現代的家庭結構不如從前複雜,人與人之間的稱謂也因而變得簡單直接得多。因此,愈來愈多的人對於較遠房親屬的稱謂實不太清楚。

此外,由於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新一輩的人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平等,大家既份屬同輩,就應有相等的地位,這樣能不分親疏,把人的關係拉近。此外,西化亦使尊卑長幼的界限放寬,愈來愈多人接受同輩份的統一簡單稱呼。

2010年3月21日 星期日

文化題(閉固性人格)

對於現今香港人是否有著閉固性人格,筆者認為隨著時代的傳變,這種人格在香港人身上漸漸消失,然而卻未完全消失。

現今的香港,是一個繁榮的商業社會,已經不是傳統的農業社會,為了迎合這個處處商機的社會,現今香港人對適應新的環境的調節能力很高,在面對困難時,更懂得靈活變通,不會墨守成規,較老一輩的人更能接受新事物。在剛過去的一個金融海嘯,當不少行業正面被淘汰時,有港人就明白懂得靈活變通,開拓新市場。港電腦商張耀成,因見電腦用品銷售情況未如理想,看準政府免收葡萄酒及啤酒稅的時機,「轉行」賣酒,其店舖的每月生意額更逆市遞升一成。此外,有大專生因應時代的發展,在逆市中於網上售賣服飾,最後更建立了網上商店,生意不俗。這,不正正就說明了香港人的應變能力了嗎?

香港人一向被譽為「政治冷感」,尤如有閉固性人格的人,缺少也積極主動的參與行為,尤是社會活動。然而,近年,對於香港面對的問題,社會上的聲音愈見愈多。特別是一群「八十後」的青年人,他們對社會制度及不公平現象,較上一輩的港人更積極主動的表達他們對一些民生議題的關注及訴求。此外,回歸多年加上香港近年面對多方打擊,不少港人終於意識到這個是屬於他們的社區、他們的根,不能放之不管。因此,當看到社會上有不足的地方,愈來愈多人會上街遊行、靜坐表達其訴求,正如零九年的七一大遊行及六四晚會,有不少港人也參與其中,不論年齡性別。

然而,我們必須承認,在這個被西方個人主義侵佔的社會,仍有很多中產階層依然只懂關心自身的利益,只懂關心與其利益有關的社會議題;不少的青年人依舊只懂吃喝玩樂,只求自己的快樂,對社會時事不聞不問。

此外,不少港人對身邊發生的悲劇,亦都不聞不問,事事表現出事不關己的樣子。比方說,當看到有人站在天台上輕生的時候,圍觀輿論者眾多,然而立刻跑去制止悲劇的人少之極少,很多時只會「各人自掃門前雪」,對於別人的困難卻視而不見。但,若這樣說,又有點不公平,因為在很多大事大非前,港人又會表現出其熱心的一面,正如去年的四川大地震,對於同胞所受的災難,不少人都自發捐助,更有人親自到災區探訪。可見,港人,並不完全只顧自己。

終觀上述所言,現今的港人,尚有少部份仍保留這閉固性人格,但願隨著時代的轉變,這種人格能真正的在港人身上完全消失。

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

評論「打小人」及觀音借庫之文化現象

近年,「打小人」及觀音借庫在香港愈趨普遍,愈來愈多人參與這兩個活動。筆者認為,雖然這些活動有迷信的成份,然而,仍有它們保留的價值。

據說,「打小人」是源自道教,原本是用以祈福,但在戰後,道士把相關技巧教給無依無靠婦女,好讓她們有一技之長。然而,經多年演變,「打小人」就成了「咀咒」身邊對自己不利的人的方法,從而演變成一個「香港獨家」的活動。它是一個很有香港本土文化特色的活動,不少遊客雖然對這種迷信文化感到難以置信,然而,但是對這個民間傳統,他們無不感到驚奇。或許,有人會認為給這些無知迷信的傳統遊客看,會影響香港文明城市的形像,筆者卻不認同。「打小人」民間的傳統活動,也可說是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它可以說是一種口頭傳統,更可以說是一種「表演藝術」。助人「打小人」的婆婆落力「打」,出錢的人得以換取愉悅心情,看的人能有娛樂之性質。因此,「打小人」有其存在的價值。

此外,「打小人」的原意是要把家人及自己身邊一切污穢、災害、凶險等不吉利的東西消除,「小人」指的當然不單單只是一個「人」,它可以是一件讓人感到不稱心的事。因此,不少人「打小人」其實志在發洩不滿的情緒。當人遇上不如意的事,卻又無從發洩的時候,人就能透過這種動來渲洩不滿的情緒,達至減壓及平衡心理的作用。可見,「打小人」不只是充滿著迷信的成份,適當的利用,它亦可以是醫治平衡人心靈的良藥。

在香港這個商業社會,大多數的人都希望賺取大量金錢。然而,近年本港經濟漸趨低迷,失業人數創新高,港人對金錢就愈來愈重視。因此,觀音借庫成了一個受歡迎的文化。筆者認為,不少人因能得到觀音娘娘之「幫助」,因而感到心安多了,可見這個活動也能為心靈起了正面的作用。

但,問題是,「觀音借庫」受歡迎的成因源自社會心態,不少港人急功近利,因此對這些求財的玩意,趨之若騖。其實,「觀音借庫」原是新年祈福的活動,百姓到廟宇求安心,即使抽到是祝福的字句,也很開心,是屬於「靈」的滿足。但時至今天,借庫卻只餘下一堆堆的「銀碼」,人們的心態轉變了,人人都想抽到一千萬,甚至一億,再演變下去,只怕愈變愈大,抽到幾百萬的都不會快樂,人心的貪婪是實在難以滿足,原本求心安的活動,就沒有了意義。因此,港人必須好好反省,不要讓這個原本良好的風俗文化,變得太重金錢的味道,失去原本的意義。

香港是一個繁華的商業社會,生活壓力大,借助打小人及觀音借庫,不少人能得以舒解壓力,求得心安。筆者認為,只要不對他人做成影響,以及過份執著迷信的話,保留這些獨特香港文化,也不為過。

2010年3月7日 星期日

文化問題(零七年,題三)

對於方小姐提出「以賢人之治之長,補民主政制之短」,筆者並不認同,因其主張只流於理想層面,並未能考慮現實的情況。

民主政制之短在於其過於著重「民治」,即由人民自己來管治的國家,理想來說這樣就能做到「以民帶本」之原則。然而,當社會允許人民發聲,各種不同的意見將隨之而來,作為人民的代表,統治者是否只要聽從大多數的意見行事就能做到「以民為本」?若細心想想,答案顯而是:「不」,我們必須明白,民意有時是欠缺理性的。在現今的社會中,知識份子只佔少數,而佔大多數的基層人民因只著重短期利益,容易被煽動,若社會跟著不理性的民意行事,最後只會危害到社會的發展以及人民的利益。正如,泰國前總統他信,他透過給予農民小惠,成功攏絡佔社會大部分的農民,是為「民意所在,民心所向」。但,他實際上借用權力在暗地裡貪污,情況極為嚴重,對國家整體的發展有負面的影響。可見,民意所在亦不代表能有利於國家、人民。

若然如方小姐所言,引入賢人來治國,無可否認,若統治者為賢人,對於不同的民意就能有理性的分析,不去理會不理性的民意,這並不代表了他不以民為本,反而賢者有能力去做到一切以人民利益為依歸,除去社會上對不同政制的分歧,使社會得到穩定和平地發展,能做到補民主政制之短之效。

縱觀上述所言,在民主政制下引入賢人之治確不失為一個可行的辦法,何解筆者還會不認同方小姐之主張?

首先,在民主政制下,引入賢人來治國,實在是一件難事,難在賢者難求。若如中國政府般,當權者培養接班人,會否就培養出賢者?先看看現今的中央領導層,雖然中國掘起了,政府卻只懂努力掩飾中國不足之處,對愛國的維權人事處處逼害,並沒有顧慮國家真正需要的改革,作風仍舊封建保守。國家即使在外看來富強,但內裡卻千蒼百孔,大至貧富懸殊、貪污腐敗,少至社會罪案實際仍未能好好解決,基層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培養出的是否賢者?答案顯而易見。然而,如香港般,由知識分子組成的選舉團,難道能選出賢者?不管是前特首董健華還是現任特首曾蔭權,他們也不見得能有效的治好香港。

那麼,被認為最民主的造法,以「一人一票」選出的代表,是否就能選出賢人?讓我們以美國總統奧巴馬為例,他在參加總統選舉時,民望不俗,原因在其「擅於演講」,把一切的政策都「包裝」得很好,得到不少民眾的支持。但,在他上任以後,選舉的誠諾卻遲遲未能兌現,讓民望大跌。此外,台灣前總統陳水扁,在第二次選舉,民心有失之時,利用民眾的同情心,以「槍擊事件」,讓自己得以從一人一票中選出。最後,他捲入貪污事件,落得身敗名裂。由此可見,現今不少民主選舉均「講包裝、用手段」來吸取選民的支持,難以選出真正的賢人。當然,民主選舉從來沒有保證會選出優秀的領導,同樣專制政權亦不保證會出現優秀領導一樣,但民主選舉的優點在其對統治者的制衡作用。但,這樣的話,人民到底還要多少選舉,才能選到一位真正的賢者?既然各個選舉制度亦難以選出一位出色的統治者,那麼我們能以甚麼方式才能選出賢人?因此,賢者確是難求。

再者的是,賢人的準則是甚麼?中國傳統提倡的「賢人之治」,賢人必須兼備治國能力與品格,有責任作人民好的模範,以教化人民,造到社會和諧。然而,在現實中確難以找到此等人才。治國能力高如前美國總統克林頓,其個人品德卻略欠,捲入性醜聞事件中。然而,忠厚如台灣總統馬英九,其治國能力又欠奉。那麼人民應該重視的是其治國能力還是個人品德?須知道人無完美,要尋找一個既有治國能力、個人品格高尚的,實在困難。

更甚的是,即使有賢者出現,在民主的政體之下,人民認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人民才是國家的主人,沒有選票的支持,賢人亦不能當政。這正正就是民主體制的最大缺點,正如上文提及,現行的民主選舉制度,民眾看到的只是參選者的包裝及手段,未能了解到其真正的能力。因此,即使有賢人參選,其包裝及政治手段略欠,仍難以獲得民眾的支持。

為此,筆者認為,在現實的層面中,要在民主制度加入賢人治國,尚有太多的衍生的問題未能解決,難以達到方小姐之理想主張。

2010年3月1日 星期一

姓命學與中國傳統文化

問題:中國的姓名學自成系統,而且充滿反映傳統中國文化特色,試說明。

有人說,名字只不過是代表人的一種符號。然而,筆者卻不認同,若細看中國文化,姓名跟其玄學、傳統文化精神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古有云:「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好名」。由此可見,中國人對姓名的重視。

首先,名字對一個人的價值是極其重要,中國人認為它是人的化身,能給予他人一定的印象。在社會中,要認識一個人,最先會接觸到他的名字,好的名字能給予人一個特定的印象。比方說,若有少女名為文雅,讓人不禁把此少女跟「溫文以雅」四字聯在一起,有了一定的主觀想法。但,若然認識該少女後,發現其性格粗枝大葉,人不如其名,則會讓人更容易有負面的印象,可見一個好的名字對給別人的印象是十分重要。為此,不少父母為孩子改名均希望孩子長大後能「人如其名」,使孩子有一種使命感或內涵,以名字作孩子的推動力。因此,不少人的姓命其實是包含了父母對其的期望。

其次的是,名字能有好的「意頭」。不要少看「好意頭」的名字,在重視吉兆的傳統中國社會,一個好的名字確能為人帶來好運。在清乾隆年間,有名叫胡長齡的考生被其欽點為狀元,原因並不是其學術修為,只因希望藉其名來求個吉兆——「胡」代表著清朝統治者的祖先「胡人」,而「長齡」,適逢乾隆當時已步入老年。因此,該名字對他有著好的吉兆。然而,因其姓名字不好而倒楣的亦大有人在。明代有兩位考生在科舉中被列榜首,但卻因為名字形音欠佳而終究與狀元無緣。一位是孫曰恭,因其名字「曰恭」合成一個「暴」字,被君主所討厭;而另一位是吳情,因為其姓名與普通話「無情」發音相似,令當時皇帝覺得刺耳,最後二人只能與狀員擦身而過。終觀中國歷史,這些案例比比皆是,原因只單單是為了其姓名形音欠佳,這些人只好做了自己名字的犧牲品。由此可見,一個好「意頭」的名字,是多麼的重要。

再者,中國人認為姓名能起趨吉被兇之用。其實,古中國並沒有以玄學改名字的概念,不少人起名字只是單純的取其意境及吉兆。而玄學改名,則是近百年才興起的,玄學家把中國傳統的術算加以借鑒和運用,並設計出一門獨特的姓名學。玄學家指出,一個人的命格左右的除了是其「八字」以外,還要配合其姓名。同姓名不同的八字,以及同八字而不同姓命,其命運亦會所有不同。因此,不少人認為,改名字要配會陰陽五行,經過古時流下的術算,名字就能為人的命運起輔助的作用。改名字以轉運的例子娛樂圈中不難找到,因娛樂圈說的是運氣,所以有不少藝人都會找算命師傅來為其改名,以求能「大紅大紫」。

此外,名字還能顯出人與人之間的聯係。近年仍有不少人起名沿用族譜。比方說,鄭族的第十三代女孩子為「淑字輩」,那麼這個家族第十三代的女後人名字的頭二字須為「鄭淑」,然後多配一字為名。沿用族譜能讓人清楚自己的「根」,懂得慎終追遠,不致於「忘本」。而不少兄弟姊妹的名字亦有相似,讓人容易知道其關係。

中國的姓名學,說的是意境、兆頭,有它獨特的一套系統。有些人的名字包含人對自身或其父母對其的期望,有些人的名字能為人帶來好的印象及命運。好的名字,能伴我們一輩子,因此,看似簡單的名字,當中卻包含了中國人無窮無盡的智慧。

2010年2月24日 星期三

《承教小記》閱書報告

題目:在《承教小記》一書中,小思寫了幾篇悼念唐君毅老師的文章。中國傳統文化中,朋友一倫是包括師生關係,故有謂亦師亦友。作者筆下所描述的師生關係,能否體現朋友一倫的精神?試析述之。

朋友,乃是五倫之中最獨特的一倫,因為它是純由人的自覺所選擇,是超乎一切私心利害的關係,亦是人生在世與人接觸時不可避免的一倫。而其他四倫,父子、兄弟之倫是生而有之,並不能由人的自覺來選擇;夫妻一倫雖部份為自覺的愛敬,但當中一半乃是出自上天的安排;而君臣一倫雖同為純人自覺的選擇,但其關係或多或少建立在利益之上,人若不參與政治系統就能避免。反觀朋友,卻是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倫理關係。而小思老師筆下所描述的師生關係,正正能體現出朋友一倫的精神。

中國的傳統思想認為,朋友應是無分身份地位年齡,只要能為自己帶來正面的影響者,就能成為朋友。作者雖與唐君毅老師年紀上有一定的距離,而且一個為師一個為學生,在等級上亦有距離。然而,當作者接觸唐老師及其文章後,從老師的思想及話語,驅使出她能選擇適合她人生的道路。正如她在《承教小記》一文中所說,在她中一至中三期間,家中有很多變故,使她心生怨恨,仇視一切接觸的人。幸而,中三那年,獲贈唐老師的《人生之體驗》一書,使她在絕望、不滿等情緒下,總能從書中找到安撫她心靈的話語,改變她的價值觀,不再流連在幽暗的角落。從那時起,唐老師就已能稱得上是作者的朋友了,儘管他們的年齡地位有所距離。

除此之外,儒家認為朋友之精神,就是能從友人身上能有所學習及獲益,擇其善者而從之,簡單而言是要交有品德的益友。作者訴說唐君毅老師授課時有「忘我」及「投入」的情況,從而使她在他身上不單單學習到知識學問,而是更寶貴的人生道理。從唐老師的授課態度及為人,作者深深受影響。她欣賞唐老師的身體力行,堅持原則的精神,她感激他在水火之中挽救了她。雖然,文章中並沒有明言,然而仍能從字裡行間感覺到她希望承襲唐老師的美德,能當上一名如唐老師般的老師的願望。她最後,終成為了一名出色的老師,為不少學生帶來影響,正如唐老師為她帶來的影響。由此可見,唐老師真是作者的良師益友。

有云「責善,朋友之道也」,意思就是在朋友有疑難的時候,協助他走向合適的道路。而唐老師總是能在作者感到棄餒及軟弱的時候,明暸她的問題,引領作者看到問題之所在,並讓她能選擇出一條合適她的道路。像有一次,唐老師或有感作者當老師的壓力過大,使其身子虛弱,身心不平衡,就建議作者往日本的大學當研究員去作一個調適。幸虧,作者有聽老師的說話,在那一年,她抽身出來思索,使她自到更清晰的道路。若然不是的話,作者或許會慢慢對教育失去熱誠,沒有動力走下去。由此可見,唐老師對作者的關愛,因而希望對方反思自身面對的問題,並以愛心勸導以及好好的開導作者。

綜合上述所言,筆者認為作者筆下所描述的師生關係,能體現朋友一倫的精神。

2010年2月21日 星期日

時事評論(暴力文化)

美國發生類似九一一事件的自殺式攻擊,引起全國人民再次陷入恐慌,經過一番調查,證實不是恐怖份子的行動。行兇者斯塔克控訴美國說的民主及自由全是謊言,因此,不惜發動自殺式攻擊,借此喚起更多人奮起反抗不公正的制度。

「暴力不只是答案,而是唯一答案」是斯塔克的遺書中最受觸目的一句。而這一句,正正表達出現今世代不少人的思想!近年,愈來愈多人為求發洩不滿情緒而使用暴力,外國的校園槍擊案屢見不鮮:南韓留學生趙承熙,在弗吉尼亞州理工學院內瘋狂開了逾百槍,擊斃三十二人,然後吞槍自殺;一名中國留學生在法國一所大學用刀斬殺教職員,造成一死三傷,等等的案例,比比皆是,讓人毛骨悚然。不僅學生使用暴力,較早前網上亦熱播一段名為「沈陽中學女教師暴打女學生」的短片。

從上述的案例中,顯示了使用暴力再不是年輕一輩之所為。難道,暴力真是唯一的出路?答案顯然是「不」!暴力並沒有把問題解決,他們只是行兇者的把個人利益太看重,並自以為這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歸根究底,暴力文化的主要成因,為個人主義的興起。就以是次事件為例,斯塔克雖然以「不滿美國對民主及自由的謊言」為由策動襲擊,但,其實其主要原因還是跟自身利益有關。他因不滿當地稅局,多年來沒有理會他的要求去修改一條稅法,而使他的積蓄化為烏有,因此心存怨恨,才策劃是次事件。或許,政府的政策有錯,但他這樣做不但奪走了自己的生命,同時,亦奪走了一些無辜的性命,並引起了人民勾起「九一一」悲痛的回憶。然而,他亦沒有顧慮家人朋友為他的離去要承受的的心痛,以及無辜死者的家人要承受失去至親的感受。更諷刺的是,他所「希望」成就的「大業」——喚起更多人奮起反抗不公正的制度,卻不見得有實際效果。

近年,暴力文化亦透過不同的媒體慢慢的滲入人的腦袋,武打電影、暴力遊戲、漫畫比比皆是。而受影響的不單單是青少年人,而一些成年人亦會在不知不覺間在腦袋滲透錯誤的意識。原因是,在這個生活壓力大的繁華社會下,我們會透過不同的媒體來渲洩壓力,然而媒體卻鼓吹暴力文化,當長期接觸這些媒體,思想會慢慢的被扭曲。因此,要保護社會的和諧,要遏止暴力文化,必須從媒體起步,遏止不良意識。以免有第二、三個斯塔克的出現!

2010年2月3日 星期三

《情証今生》讀後感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一個古老而堅定的承諾,在現今的冷漠社會裡,這句說話仿佛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然而,從梁婆婆給老伴的信中,我們能看到當中的情意,深深的印證了這句說話。

香港是個華洋共處的社會,多年來受到中西文化的薰陶,隨著社會的文明發展,現代人變得重視「理性」,從而使西方的個人主義能得以擴展,而中國人著重的「情」在人的心間慢慢流走。近年,有研究指出港人的離婚率有上升的趨勢,當中的主要原因是「感情變淡」。此外,近年亦有不少人選擇同居而不結婚,以求不受婚姻關係所束縛,多一點私人的空間,說到底就是著重自己的利益,害怕被綑縛。同居關係的好處,就是「來得易,走亦易」,當發現對方有一天不再適合自己的時候,簡單收拾細軟,就能蕭蕭灑灑的離去,輕易的結束一段關係。

「拍散拖」亦是現今青少年之中常見的現象,青少年深受傳媒的影響,對「合則來,不合則去」奉之為名言。談戀愛只為一刻的心動,然而相處下去卻又不懂互相遷就、磨合,導致愛情來得快,走得更快。上述所說的,人與人之間的愛是屬於「探究」和「好新」的成份居多,人的理性蓋過情感,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是建基在「情」,而只是顧念自己的快樂。

當人人渴望尋找一段轟轟烈烈、刻骨銘心的愛情時,卻忘記了「情」的本義,就是以「關心」及「顧念」對方為主的情感。然而,梁婆婆對其老伴之情卻見證了中國人「情」之所在。他們的情不能稱得上驚天地、泣鬼神,更沒有梁祝的殘缺美。但,平淡的關係中卻蘊藏了無限的細膩情感。

梁婆婆跟老伴經歷了五十多個寒暑,一起看著孩子的長大,然後見證著孫女的出生、長大成人。兩個人若要一起走過這麼多日子其實並不容易,當中若單單以「愛情」來維繫實在是不足夠的!他們之間的情,正正包含了對對方的「關愛」及「顧念」。在老伴多次中風後,梁婆婆不但沒有離棄他,反而每天努力的悉心照料,牽著半失明的老爺爺行山,雖然天天重覆著這種生活很平淡,她亦從未感厭倦,為的只是希望老爺爺終有天能康復,跟她繼續挽手看這個世界。由此可見,梁婆婆對老爺爺的關愛之心,縱使自己或許感到重復平淡的生命有點乏味,但為了老爺爺,這些亦算不上甚麼。

此外,當看到老爺爺受病魔折磨,她不計較辛勞,天天陪伴在則,為他按摩及跟他說話,但求老爺爺能回應一、二句就已能十分快樂。她縱使自己身體有重病,日子對她來說實在過得不易,但她也仍不計勞苦地照顧老伴,時候想念老伴的。當想著死亡的議題,她希望老伴先離世,原因只希望能為其安排好身後事,使老伴能走得安心。這些事情,我們看到,她對老伴的愛從沒計較付出,時刻為對方切想的情意。

信的結尾,梁婆婆仍不忘老伴的情況,每一個字每一句都充滿著對老爺爺的關愛。梁婆婆對老伴的情,又怎會只局限於「愛情」?他們感情,包含無限的關愛及顧念,是維繫著彼此關系長久的橋粱。

當我們早已習慣了這個冷漠理性的社會,是否又應該停下來想一想,情的意義呢?

2010年2月1日 星期一

科舉制度利多於弊?

有人說科舉制度打破了了名門望族把持朝政的局面,促成社會階層的上下流動,朝廷通過科舉可以從社會各階層中,選拔治理國家的傑出人才。無可否認,在「理想」的層面來說,科舉制度無疑是能使得廣大平民百姓,以公平公正之方式通過考試來入仕當官,參與朝政,使朝政不致於被名門貴族所壟斷。然而,現實跟理想終歸有一定的距離,綜觀歷史,筆者認為科舉制度弊多於利。

首先,對於有人認為科舉制度之大利在於能突破社會現有階級的藩籬,可使社會上平民有出頭的機會,筆者並不認同。理想來說科舉制度是提倡公平公正的選拔人才,然而,實際上當中官員在營私舞弊的案件卻屢見不鮮。不少家裡較為有錢的考生為了獲得好成績,花不少金錢來賄買考官以及偷取試題,導致不少清貧苦讀而有能之士,因貪污舞弊而大大降低考上的機會。你或許會問,不是有嚴謹的機制以防止賄賂官員的事件嗎?沒有,有是有的,可是其作用卻不大,亦不見嚴謹。不少官員均是貪財,只要他們也能嘗到「甜頭」,很多事情也能視而不見,出現了貪污,官員互相協助欺上暪下的情況。因此,對於防賄之機制,官員並不感到十分害怕,引致科舉中有不公平的情況。

此外,中國乃是以農立國之社會,大多數的老百姓皆以務農為生,而家有農地者,均需要大量的壯丁協助農務,不少平民出生以後要在農田裡工作,導致能拿著書本讀書的平民實屬不多。而反之,不少富家之弟、貴族之後,往往有較多的學習機會,因而導致參加科舉之士當中不少為名門望族,對於吸引更多平民百姓參與政事,改變壟斷之局面,並不能稱得上為成功。

其次的是,有人認為科舉制度促進了文學的繁榮,但實際情況卻是使社會的發展變得緩慢。為甚麼呢?客觀來說科舉制度的確能把知識的普及,以及推動民間的讀書風氣,使社會的的文風普遍得到了提高。然而,科舉制度卻因此製造了一批迂腐的讀書人。當時,不少人都認為一個讀書人如果不入仕途,則無所作為,因此,不少士人把一生的精力都耗在試場,即使白髮蒼蒼仍不放棄,只為考到功名,難怪宋有詩云:「 讀盡詩書五六擔,老來方得一青衫。家人問我年多少,五十年前二十三」。其實,在鼓吹科舉制度下,不少人虛渡光陰,最終死在科場,也實在不是一件罕見之事。由此看來,科舉制度無疑是促進了文學的繁榮,然而對於社會上的勞動力卻有所減低,因不少士人為其迂腐思想而拼命苦讀,使社會在其他方面的發展緩慢。

最後的是,科舉最大弊處主要在其考核的內容與考試形式。科舉考的內容主要是四書五經以及八股文。正如上述所說,大部份的讀書人的最終目的是能考取功名利祿。為此,他們的思想都受著四書五經以及八股文所朿縳,因而變得狹隘及迂腐,未能考慮現實政治的情況。難怪近年亦有人指出八股取士所帶來的是脫離實際的學風,筆者對此為之認同。的而且確,一個人熟讀經史,在學術上有造詣深厚,亦不等如能好好治理國家了。

終觀上述各個論點,筆者認為,科舉制度對於整個古時的政治體制實在沒有帶來其「理想」的目標—讓平民參政,加強官員的學識,反之使不少人浪費一生以求得功名,使社會發展緩慢。而官員的思想亦因此迂腐,未能在協助治國有大作為。因此,科舉制度是弊多於利。

2010年1月26日 星期二

時事評論—高鐵事件

惹來社會各界極大迴響高鐵,在政府及大部份的立法會議員的大力支持下,終獲通過669億元巨額撥款。然而,事件並沒有因此而被忘記,社會各界對今次事件,仍然十分關注。對於興建高鐵一事,在未有深入的了解以前,我是贊同的。但,當看過新聞報導,以及相關的資訊後,認真了解「高鐵計劃」後,我轉投了反對票,原因是發現了政府的「不義」。

讓我們先從「經濟效益」,了解政府的「不義」之舉。高鐵整個項目,耗資669億元公帑,是香港回歸以來最大的一筆過支出。而要興建這條天價高鐵,特區政府卻從未就其規劃認真諮詢市民意見,項目亦急急推出,未有完善的規劃,使該項目被受爭議。政府若要說服市民支持興建高鐵,必須要提出多些客觀的數據,將高鐵的優勢告之市民。例如,高鐵動工能帶來多少的就業職位?高鐵用如此「天價」去建造,錢都用在那裡去了?但,政府卻無法給予承諾到底可以為建築工人製造多少就業機會,又無法清楚列明撥款如何運用,使人不禁懷疑政府有「黑箱作業」之嫌。而且,官員只懂一直說:「不建,就無發展,不建,就要被邊緣化」。卻又未能清楚道出,建了,能有怎樣的發展!當外地商家紛紛轉移到上海這個冒起的金融中心,當大陸同胞快將失去來港旅遊的興趣,如此秏費巨大的高鐵,是否能如預期中帶來巨大收益?結果會否如「香港迪士尼樂園」一樣,最後帶動不了旅遊業,還不斷虧損,遲遲未能達致「收支平衡」?若是,這豈不是得不嘗失嗎?

而從中國文化中不能缺少的元素「情」的方向去想,我們更能了解特區政府是何其「不義」。當一個人在一個地方「落地生根」,自然會對該地方產生出感情,菜園村對當地的居民來說,那裡不單單只是給他們住所的「屋」,而是他們的「家」。沒錯,「屋」是死的,可是「家」是活生生的,一個「家」有著的是聯系家人感情的地方,包含著對親人的情意。正如菜園村中的一位老先生,他所居住的屋,是他母親留下給他的家,那裡充滿了過去美好的回憶,聯係著他跟已離世的母親,居住久了,他亦對那裡有深厚的感情。因此,毀了他們的「屋」,也就是毀了他們的「家」,毀了他們的回憶。

此外,當政府還有別選址給予選擇的時候,卻沒有向市民提出諮詢,甚至連受影響的菜園村居民在事前亦從沒被諮詢。當事件暴光後,引起社會上多少反對聲音,反對這個不完善、沒有考慮市民利益的計劃。但,政府完全漠視了市民的聲音,沒有為市民作出著想,心裡只盤算著討好地產界,努力推動高樓價高地價的「經濟發展模式」。從政者,不是應「以民為本」,從民生需要而出發嗎?

我深信,港人反對高鐵,不是反對這個城市的發展,我們反對的是那巨大的耗費、那低透明的規劃、那漠視人民需要的政策!

2010年1月25日 星期一

《禮儀師之奏鳴曲》

沒有華麗的場景,沒有高科技的特技,更稱不上「大規模、大製作」,因此,有人會問〈禮儀師之奏鳴曲〉憑甚麼奪取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其實,只要用心的觀賞這一齣電影,不難發現當中充滿細膩的情感。

禮儀師,一個為世人所害怕鄙視的職業,然而主角大梧卻在「誤打誤撞」之下成為了學徒。起初,主角並不為以為禮儀師是一份光榮的工作。當接觸第一位「客人」以後,主角感到自己十分「骯髒」,在澡堂裡使勁的洗淨每一寸皮膚。此外,當他看到雞的屍體的時候亦有噁心的感覺,那種污穢感使他心裡不期然有辭職的念頭。然而,當他第一專注的看著師父細心的為逝者清潔身驅、化妝,每一個步驟都那樣的溫柔,讓逝者看起來那麼安祥,而又讓逝者的家人再一次好好的把逝者最美好的樣貌放進心中,讓逝者在家人心中活過來了。主角開始有點明白到,他的工作不單單只是替一具沒有生命的「屍體」清潔及化妝。因為,通過他的工作,能安撫往生者家人的悲傷,並為其將愛意傳達給往生者。當中包含的正正是中國文化所提及的「情」,這種「情」就是對離世的親人有無限的懷念和眷戀,因此希望逝者走時亦以美麗的容貌離去。

電影要訴說的,不單單只是「禮儀師是一件莊嚴神聖的工作」,它還道出了現代人關係的疏離及冷漠。仍記得主角的第一位「客人」,是在家裡死去二個星期才被發現的老婦,到底這位老婦有沒有家人,電影沒有詳述。可是,獨居老人在家裡離世而又隔了一段時間才被揭發的案件,在現實的生活中屢見不鮮。假若該老人沒有家人,鄰居應會是其照應,正如中國文化中提及的「情」,它不僅僅只包括了對親人的「情」,還應延伸至身邊的人,因此鄰居應互相照應。常聽到老一輩的人在說以前的鄰居如何守望相助,然而,在現今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疏離以致不少同類的案件每天在上演,這些老人獨自活在冰冷的世界,直到身體沒有了溫度。人說的「人間有情」都跑到那裡去了?

除了老婦以外,在不少儀式中,亦能看到死者生時與家人留下的齟齬衝突。從本為男兒身的高中生自殺一案揭示了父子在兒子生前,彼此之間的關系並不很好,父母因未能了解兒子,才導致兒子選擇走上不歸路。還有少女結識流氓,而引致與男友出遊期間意外逝世,從少女的父母跟該流氓的對話中,不難發現,其實少女的父母很少認真了解自己的女兒。若他們能多給兒女一點關愛,了解他們的真正想法,從旁誘導兒女,早點修補好與子女之間關係,那麼就不會留下悲傷及後悔。這正正揭示了新一代的父子關係,子女拒絕給父母了解自己以及了解父母的關愛,父母亦不主動了解子女的需要,引致親子之間有「代溝」,親子關係疏離。子女不懂「孝道」,應如中國文化提倡的,應好好保看身體,因為有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而父母不是對子女「無情」,只是不懂得表達,任由關係轉差亦不努力作出修補,才導致疏離惡果。

此外,電影提及主角的好友,一直都沒有好好了解母親為甚麼要努力經營澡堂,不斷勸喻母親賣掉澡堂,其實其背後的思想是不想母親晚年仍要營營役役的工作。可是,他沒有了解到母親保留沖堂的「情」意。終於,在母親離世時,他才知道澡堂對母親的意義。那間澡堂,充斥了人情味,很多老顧客也會每天光顧,顧客跟老闆娘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而母親對澡堂亦有著深厚的感情,澡堂有著過去美好的回憶。因此,老婦人不忍心賣掉,並努力的為顧客服務。這裡顯示了「情」,不包含只是對親人的情,亦可以是不認識的人,人與人之間建立出感情。「情」,除了在人身上以外,還可以是對物之「情」,正如老顧客對澡堂亦有「情」,因為那裡是讓他心靈休息的好地方;老板娘對澡堂有情,因為那裡是聯係她跟已離世的丈夫,以及兒子一家的地方。主角的朋友若能早點明白母親背後的動機,也就不會跟母親為賣掉澡堂一事而吵架,使母子關係變差。可惜到他真正明白的時候,母親已經離他而去了。

即使電影揭示了現代人的疏離冷漠,它還是留下了「情」的足印。

首先,是主角與父親之間的「父子情」。主角的父親在他年小時,跟別的女人出走,離開了家,從此主角跟其母親相依為命,為此,他十分恨自己的父親,在每一次提起父親的時候,他總是說出討厭父親的說話。可是,這真的他由衷的說話嗎?他的心底,其實很期待,期待一天,父親回來找他,他其實並不如自己「想象」般那麼憎恨父親。因為,他一直保留著父親送他的石頭,那塊父親把心意傳遞給他的石頭。中國人有句說話:「血濃於水」,主角跟其父親有著不能分割的血緣關系,這種關係聯係了他跟他父親。在父親離世時,主角起初不願去替他殮葬,可是「血緣關係」使他慢慢的動搖。當他看到父親的遺體被殮葬公司的人「粗暴」的對待,他不期然喝止他們。最後,由他自己親自主理父親的喪事。當發然父親為了當初離開他,而自我懲罰;當發現父親離終時,手裡緊握,是他送的他的石頭時,他明白了,其實,父親跟他一樣,彼此都掛念著對方,再也沒有憎恨的理由。我想,他最後可能發現心底裡原來沒有討厭過父親。

還有的是,主角與妻子之間的「夫妻之情」。主角的妻子一直都十分體貼丈夫,支持他每一個決定,由此可見他們夫妻的關係就如中國傳統所提倡的「相敬如賓」,在適當的時候,其中的一方作出忍讓及諒解,沒有太大的磨擦,夫妻關係融洽。但,當主角的妻子得知主角的新工作是「禮儀師」以後,第一個反應就是嫌棄他「不潔」,還跑了回娘家,未能用心去了解丈夫的工作背後的意義,就離棄丈夫。最後,在親眼見證過丈夫的工作,她終於明白為甚麼他要堅持做下去,她還能給他諒解及支持,在別人面前不感羞愧的說:我先生是納棺師(禮儀師)。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情」深厚得,能替對方著想,在被則目的情況下,仍能支持對方走他們認為對的道路。不過,我認為主角不應暪騙妻子,以及任由妻子離去而不作挽留。因為,他的妻子不過也是個正常女生,面對這些事情當然會有這種反應,主角應對妻子坦白,並向她解釋堅持工作的原因,讓妻子知道,自己在做的是怎麼的一回事,相信妻子若愛他定必會努力去了解他的工作。而若他能坦白,妻子亦能感到被信任而使夫妻關係更為牢固。

沒錯,這真的不是一套大製作,可是,它喚醒了人心底的最簡單真摯的情感,喚醒了一些可能已被遺忘的人,那些已經踏上生命新的旅途的人們。死亡不是一個終結,在往生者生前好好的珍惜相處的時光,在他們肉體消失後,讓他們重新在我們的心中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