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4日 星期三

《承教小記》閱書報告

題目:在《承教小記》一書中,小思寫了幾篇悼念唐君毅老師的文章。中國傳統文化中,朋友一倫是包括師生關係,故有謂亦師亦友。作者筆下所描述的師生關係,能否體現朋友一倫的精神?試析述之。

朋友,乃是五倫之中最獨特的一倫,因為它是純由人的自覺所選擇,是超乎一切私心利害的關係,亦是人生在世與人接觸時不可避免的一倫。而其他四倫,父子、兄弟之倫是生而有之,並不能由人的自覺來選擇;夫妻一倫雖部份為自覺的愛敬,但當中一半乃是出自上天的安排;而君臣一倫雖同為純人自覺的選擇,但其關係或多或少建立在利益之上,人若不參與政治系統就能避免。反觀朋友,卻是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倫理關係。而小思老師筆下所描述的師生關係,正正能體現出朋友一倫的精神。

中國的傳統思想認為,朋友應是無分身份地位年齡,只要能為自己帶來正面的影響者,就能成為朋友。作者雖與唐君毅老師年紀上有一定的距離,而且一個為師一個為學生,在等級上亦有距離。然而,當作者接觸唐老師及其文章後,從老師的思想及話語,驅使出她能選擇適合她人生的道路。正如她在《承教小記》一文中所說,在她中一至中三期間,家中有很多變故,使她心生怨恨,仇視一切接觸的人。幸而,中三那年,獲贈唐老師的《人生之體驗》一書,使她在絕望、不滿等情緒下,總能從書中找到安撫她心靈的話語,改變她的價值觀,不再流連在幽暗的角落。從那時起,唐老師就已能稱得上是作者的朋友了,儘管他們的年齡地位有所距離。

除此之外,儒家認為朋友之精神,就是能從友人身上能有所學習及獲益,擇其善者而從之,簡單而言是要交有品德的益友。作者訴說唐君毅老師授課時有「忘我」及「投入」的情況,從而使她在他身上不單單學習到知識學問,而是更寶貴的人生道理。從唐老師的授課態度及為人,作者深深受影響。她欣賞唐老師的身體力行,堅持原則的精神,她感激他在水火之中挽救了她。雖然,文章中並沒有明言,然而仍能從字裡行間感覺到她希望承襲唐老師的美德,能當上一名如唐老師般的老師的願望。她最後,終成為了一名出色的老師,為不少學生帶來影響,正如唐老師為她帶來的影響。由此可見,唐老師真是作者的良師益友。

有云「責善,朋友之道也」,意思就是在朋友有疑難的時候,協助他走向合適的道路。而唐老師總是能在作者感到棄餒及軟弱的時候,明暸她的問題,引領作者看到問題之所在,並讓她能選擇出一條合適她的道路。像有一次,唐老師或有感作者當老師的壓力過大,使其身子虛弱,身心不平衡,就建議作者往日本的大學當研究員去作一個調適。幸虧,作者有聽老師的說話,在那一年,她抽身出來思索,使她自到更清晰的道路。若然不是的話,作者或許會慢慢對教育失去熱誠,沒有動力走下去。由此可見,唐老師對作者的關愛,因而希望對方反思自身面對的問題,並以愛心勸導以及好好的開導作者。

綜合上述所言,筆者認為作者筆下所描述的師生關係,能體現朋友一倫的精神。

2010年2月21日 星期日

時事評論(暴力文化)

美國發生類似九一一事件的自殺式攻擊,引起全國人民再次陷入恐慌,經過一番調查,證實不是恐怖份子的行動。行兇者斯塔克控訴美國說的民主及自由全是謊言,因此,不惜發動自殺式攻擊,借此喚起更多人奮起反抗不公正的制度。

「暴力不只是答案,而是唯一答案」是斯塔克的遺書中最受觸目的一句。而這一句,正正表達出現今世代不少人的思想!近年,愈來愈多人為求發洩不滿情緒而使用暴力,外國的校園槍擊案屢見不鮮:南韓留學生趙承熙,在弗吉尼亞州理工學院內瘋狂開了逾百槍,擊斃三十二人,然後吞槍自殺;一名中國留學生在法國一所大學用刀斬殺教職員,造成一死三傷,等等的案例,比比皆是,讓人毛骨悚然。不僅學生使用暴力,較早前網上亦熱播一段名為「沈陽中學女教師暴打女學生」的短片。

從上述的案例中,顯示了使用暴力再不是年輕一輩之所為。難道,暴力真是唯一的出路?答案顯然是「不」!暴力並沒有把問題解決,他們只是行兇者的把個人利益太看重,並自以為這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歸根究底,暴力文化的主要成因,為個人主義的興起。就以是次事件為例,斯塔克雖然以「不滿美國對民主及自由的謊言」為由策動襲擊,但,其實其主要原因還是跟自身利益有關。他因不滿當地稅局,多年來沒有理會他的要求去修改一條稅法,而使他的積蓄化為烏有,因此心存怨恨,才策劃是次事件。或許,政府的政策有錯,但他這樣做不但奪走了自己的生命,同時,亦奪走了一些無辜的性命,並引起了人民勾起「九一一」悲痛的回憶。然而,他亦沒有顧慮家人朋友為他的離去要承受的的心痛,以及無辜死者的家人要承受失去至親的感受。更諷刺的是,他所「希望」成就的「大業」——喚起更多人奮起反抗不公正的制度,卻不見得有實際效果。

近年,暴力文化亦透過不同的媒體慢慢的滲入人的腦袋,武打電影、暴力遊戲、漫畫比比皆是。而受影響的不單單是青少年人,而一些成年人亦會在不知不覺間在腦袋滲透錯誤的意識。原因是,在這個生活壓力大的繁華社會下,我們會透過不同的媒體來渲洩壓力,然而媒體卻鼓吹暴力文化,當長期接觸這些媒體,思想會慢慢的被扭曲。因此,要保護社會的和諧,要遏止暴力文化,必須從媒體起步,遏止不良意識。以免有第二、三個斯塔克的出現!

2010年2月3日 星期三

《情証今生》讀後感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一個古老而堅定的承諾,在現今的冷漠社會裡,這句說話仿佛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然而,從梁婆婆給老伴的信中,我們能看到當中的情意,深深的印證了這句說話。

香港是個華洋共處的社會,多年來受到中西文化的薰陶,隨著社會的文明發展,現代人變得重視「理性」,從而使西方的個人主義能得以擴展,而中國人著重的「情」在人的心間慢慢流走。近年,有研究指出港人的離婚率有上升的趨勢,當中的主要原因是「感情變淡」。此外,近年亦有不少人選擇同居而不結婚,以求不受婚姻關係所束縛,多一點私人的空間,說到底就是著重自己的利益,害怕被綑縛。同居關係的好處,就是「來得易,走亦易」,當發現對方有一天不再適合自己的時候,簡單收拾細軟,就能蕭蕭灑灑的離去,輕易的結束一段關係。

「拍散拖」亦是現今青少年之中常見的現象,青少年深受傳媒的影響,對「合則來,不合則去」奉之為名言。談戀愛只為一刻的心動,然而相處下去卻又不懂互相遷就、磨合,導致愛情來得快,走得更快。上述所說的,人與人之間的愛是屬於「探究」和「好新」的成份居多,人的理性蓋過情感,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是建基在「情」,而只是顧念自己的快樂。

當人人渴望尋找一段轟轟烈烈、刻骨銘心的愛情時,卻忘記了「情」的本義,就是以「關心」及「顧念」對方為主的情感。然而,梁婆婆對其老伴之情卻見證了中國人「情」之所在。他們的情不能稱得上驚天地、泣鬼神,更沒有梁祝的殘缺美。但,平淡的關係中卻蘊藏了無限的細膩情感。

梁婆婆跟老伴經歷了五十多個寒暑,一起看著孩子的長大,然後見證著孫女的出生、長大成人。兩個人若要一起走過這麼多日子其實並不容易,當中若單單以「愛情」來維繫實在是不足夠的!他們之間的情,正正包含了對對方的「關愛」及「顧念」。在老伴多次中風後,梁婆婆不但沒有離棄他,反而每天努力的悉心照料,牽著半失明的老爺爺行山,雖然天天重覆著這種生活很平淡,她亦從未感厭倦,為的只是希望老爺爺終有天能康復,跟她繼續挽手看這個世界。由此可見,梁婆婆對老爺爺的關愛之心,縱使自己或許感到重復平淡的生命有點乏味,但為了老爺爺,這些亦算不上甚麼。

此外,當看到老爺爺受病魔折磨,她不計較辛勞,天天陪伴在則,為他按摩及跟他說話,但求老爺爺能回應一、二句就已能十分快樂。她縱使自己身體有重病,日子對她來說實在過得不易,但她也仍不計勞苦地照顧老伴,時候想念老伴的。當想著死亡的議題,她希望老伴先離世,原因只希望能為其安排好身後事,使老伴能走得安心。這些事情,我們看到,她對老伴的愛從沒計較付出,時刻為對方切想的情意。

信的結尾,梁婆婆仍不忘老伴的情況,每一個字每一句都充滿著對老爺爺的關愛。梁婆婆對老伴的情,又怎會只局限於「愛情」?他們感情,包含無限的關愛及顧念,是維繫著彼此關系長久的橋粱。

當我們早已習慣了這個冷漠理性的社會,是否又應該停下來想一想,情的意義呢?

2010年2月1日 星期一

科舉制度利多於弊?

有人說科舉制度打破了了名門望族把持朝政的局面,促成社會階層的上下流動,朝廷通過科舉可以從社會各階層中,選拔治理國家的傑出人才。無可否認,在「理想」的層面來說,科舉制度無疑是能使得廣大平民百姓,以公平公正之方式通過考試來入仕當官,參與朝政,使朝政不致於被名門貴族所壟斷。然而,現實跟理想終歸有一定的距離,綜觀歷史,筆者認為科舉制度弊多於利。

首先,對於有人認為科舉制度之大利在於能突破社會現有階級的藩籬,可使社會上平民有出頭的機會,筆者並不認同。理想來說科舉制度是提倡公平公正的選拔人才,然而,實際上當中官員在營私舞弊的案件卻屢見不鮮。不少家裡較為有錢的考生為了獲得好成績,花不少金錢來賄買考官以及偷取試題,導致不少清貧苦讀而有能之士,因貪污舞弊而大大降低考上的機會。你或許會問,不是有嚴謹的機制以防止賄賂官員的事件嗎?沒有,有是有的,可是其作用卻不大,亦不見嚴謹。不少官員均是貪財,只要他們也能嘗到「甜頭」,很多事情也能視而不見,出現了貪污,官員互相協助欺上暪下的情況。因此,對於防賄之機制,官員並不感到十分害怕,引致科舉中有不公平的情況。

此外,中國乃是以農立國之社會,大多數的老百姓皆以務農為生,而家有農地者,均需要大量的壯丁協助農務,不少平民出生以後要在農田裡工作,導致能拿著書本讀書的平民實屬不多。而反之,不少富家之弟、貴族之後,往往有較多的學習機會,因而導致參加科舉之士當中不少為名門望族,對於吸引更多平民百姓參與政事,改變壟斷之局面,並不能稱得上為成功。

其次的是,有人認為科舉制度促進了文學的繁榮,但實際情況卻是使社會的發展變得緩慢。為甚麼呢?客觀來說科舉制度的確能把知識的普及,以及推動民間的讀書風氣,使社會的的文風普遍得到了提高。然而,科舉制度卻因此製造了一批迂腐的讀書人。當時,不少人都認為一個讀書人如果不入仕途,則無所作為,因此,不少士人把一生的精力都耗在試場,即使白髮蒼蒼仍不放棄,只為考到功名,難怪宋有詩云:「 讀盡詩書五六擔,老來方得一青衫。家人問我年多少,五十年前二十三」。其實,在鼓吹科舉制度下,不少人虛渡光陰,最終死在科場,也實在不是一件罕見之事。由此看來,科舉制度無疑是促進了文學的繁榮,然而對於社會上的勞動力卻有所減低,因不少士人為其迂腐思想而拼命苦讀,使社會在其他方面的發展緩慢。

最後的是,科舉最大弊處主要在其考核的內容與考試形式。科舉考的內容主要是四書五經以及八股文。正如上述所說,大部份的讀書人的最終目的是能考取功名利祿。為此,他們的思想都受著四書五經以及八股文所朿縳,因而變得狹隘及迂腐,未能考慮現實政治的情況。難怪近年亦有人指出八股取士所帶來的是脫離實際的學風,筆者對此為之認同。的而且確,一個人熟讀經史,在學術上有造詣深厚,亦不等如能好好治理國家了。

終觀上述各個論點,筆者認為,科舉制度對於整個古時的政治體制實在沒有帶來其「理想」的目標—讓平民參政,加強官員的學識,反之使不少人浪費一生以求得功名,使社會發展緩慢。而官員的思想亦因此迂腐,未能在協助治國有大作為。因此,科舉制度是弊多於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