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3日 星期三

《情証今生》讀後感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一個古老而堅定的承諾,在現今的冷漠社會裡,這句說話仿佛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然而,從梁婆婆給老伴的信中,我們能看到當中的情意,深深的印證了這句說話。

香港是個華洋共處的社會,多年來受到中西文化的薰陶,隨著社會的文明發展,現代人變得重視「理性」,從而使西方的個人主義能得以擴展,而中國人著重的「情」在人的心間慢慢流走。近年,有研究指出港人的離婚率有上升的趨勢,當中的主要原因是「感情變淡」。此外,近年亦有不少人選擇同居而不結婚,以求不受婚姻關係所束縛,多一點私人的空間,說到底就是著重自己的利益,害怕被綑縛。同居關係的好處,就是「來得易,走亦易」,當發現對方有一天不再適合自己的時候,簡單收拾細軟,就能蕭蕭灑灑的離去,輕易的結束一段關係。

「拍散拖」亦是現今青少年之中常見的現象,青少年深受傳媒的影響,對「合則來,不合則去」奉之為名言。談戀愛只為一刻的心動,然而相處下去卻又不懂互相遷就、磨合,導致愛情來得快,走得更快。上述所說的,人與人之間的愛是屬於「探究」和「好新」的成份居多,人的理性蓋過情感,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是建基在「情」,而只是顧念自己的快樂。

當人人渴望尋找一段轟轟烈烈、刻骨銘心的愛情時,卻忘記了「情」的本義,就是以「關心」及「顧念」對方為主的情感。然而,梁婆婆對其老伴之情卻見證了中國人「情」之所在。他們的情不能稱得上驚天地、泣鬼神,更沒有梁祝的殘缺美。但,平淡的關係中卻蘊藏了無限的細膩情感。

梁婆婆跟老伴經歷了五十多個寒暑,一起看著孩子的長大,然後見證著孫女的出生、長大成人。兩個人若要一起走過這麼多日子其實並不容易,當中若單單以「愛情」來維繫實在是不足夠的!他們之間的情,正正包含了對對方的「關愛」及「顧念」。在老伴多次中風後,梁婆婆不但沒有離棄他,反而每天努力的悉心照料,牽著半失明的老爺爺行山,雖然天天重覆著這種生活很平淡,她亦從未感厭倦,為的只是希望老爺爺終有天能康復,跟她繼續挽手看這個世界。由此可見,梁婆婆對老爺爺的關愛之心,縱使自己或許感到重復平淡的生命有點乏味,但為了老爺爺,這些亦算不上甚麼。

此外,當看到老爺爺受病魔折磨,她不計較辛勞,天天陪伴在則,為他按摩及跟他說話,但求老爺爺能回應一、二句就已能十分快樂。她縱使自己身體有重病,日子對她來說實在過得不易,但她也仍不計勞苦地照顧老伴,時候想念老伴的。當想著死亡的議題,她希望老伴先離世,原因只希望能為其安排好身後事,使老伴能走得安心。這些事情,我們看到,她對老伴的愛從沒計較付出,時刻為對方切想的情意。

信的結尾,梁婆婆仍不忘老伴的情況,每一個字每一句都充滿著對老爺爺的關愛。梁婆婆對老伴的情,又怎會只局限於「愛情」?他們感情,包含無限的關愛及顧念,是維繫著彼此關系長久的橋粱。

當我們早已習慣了這個冷漠理性的社會,是否又應該停下來想一想,情的意義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