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日 星期一

姓命學與中國傳統文化

問題:中國的姓名學自成系統,而且充滿反映傳統中國文化特色,試說明。

有人說,名字只不過是代表人的一種符號。然而,筆者卻不認同,若細看中國文化,姓名跟其玄學、傳統文化精神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古有云:「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好名」。由此可見,中國人對姓名的重視。

首先,名字對一個人的價值是極其重要,中國人認為它是人的化身,能給予他人一定的印象。在社會中,要認識一個人,最先會接觸到他的名字,好的名字能給予人一個特定的印象。比方說,若有少女名為文雅,讓人不禁把此少女跟「溫文以雅」四字聯在一起,有了一定的主觀想法。但,若然認識該少女後,發現其性格粗枝大葉,人不如其名,則會讓人更容易有負面的印象,可見一個好的名字對給別人的印象是十分重要。為此,不少父母為孩子改名均希望孩子長大後能「人如其名」,使孩子有一種使命感或內涵,以名字作孩子的推動力。因此,不少人的姓命其實是包含了父母對其的期望。

其次的是,名字能有好的「意頭」。不要少看「好意頭」的名字,在重視吉兆的傳統中國社會,一個好的名字確能為人帶來好運。在清乾隆年間,有名叫胡長齡的考生被其欽點為狀元,原因並不是其學術修為,只因希望藉其名來求個吉兆——「胡」代表著清朝統治者的祖先「胡人」,而「長齡」,適逢乾隆當時已步入老年。因此,該名字對他有著好的吉兆。然而,因其姓名字不好而倒楣的亦大有人在。明代有兩位考生在科舉中被列榜首,但卻因為名字形音欠佳而終究與狀元無緣。一位是孫曰恭,因其名字「曰恭」合成一個「暴」字,被君主所討厭;而另一位是吳情,因為其姓名與普通話「無情」發音相似,令當時皇帝覺得刺耳,最後二人只能與狀員擦身而過。終觀中國歷史,這些案例比比皆是,原因只單單是為了其姓名形音欠佳,這些人只好做了自己名字的犧牲品。由此可見,一個好「意頭」的名字,是多麼的重要。

再者,中國人認為姓名能起趨吉被兇之用。其實,古中國並沒有以玄學改名字的概念,不少人起名字只是單純的取其意境及吉兆。而玄學改名,則是近百年才興起的,玄學家把中國傳統的術算加以借鑒和運用,並設計出一門獨特的姓名學。玄學家指出,一個人的命格左右的除了是其「八字」以外,還要配合其姓名。同姓名不同的八字,以及同八字而不同姓命,其命運亦會所有不同。因此,不少人認為,改名字要配會陰陽五行,經過古時流下的術算,名字就能為人的命運起輔助的作用。改名字以轉運的例子娛樂圈中不難找到,因娛樂圈說的是運氣,所以有不少藝人都會找算命師傅來為其改名,以求能「大紅大紫」。

此外,名字還能顯出人與人之間的聯係。近年仍有不少人起名沿用族譜。比方說,鄭族的第十三代女孩子為「淑字輩」,那麼這個家族第十三代的女後人名字的頭二字須為「鄭淑」,然後多配一字為名。沿用族譜能讓人清楚自己的「根」,懂得慎終追遠,不致於「忘本」。而不少兄弟姊妹的名字亦有相似,讓人容易知道其關係。

中國的姓名學,說的是意境、兆頭,有它獨特的一套系統。有些人的名字包含人對自身或其父母對其的期望,有些人的名字能為人帶來好的印象及命運。好的名字,能伴我們一輩子,因此,看似簡單的名字,當中卻包含了中國人無窮無盡的智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